圖片來源于網(wǎng)絡
“3年前,有些精明的外國商人發(fā)現(xiàn)一個秘密,中國電話最通暢、最迅捷的城市,不是北京、上海,也不是特區(qū)深圳,而是省會中不起眼的福州……”這段文字出自1986年1月20日香港《明報》上一篇題為《項南治聾》的報道,文中提到一件轟動一時的新鮮事:萬門程控電話交換機。
1982年至1987年間,這臺從日本引進的程控電話交換機使福州名聲大噪,先后有23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前來參觀考察,福州還為將要安裝程控電話的城市舉辦了8期培訓班。很快,程控電話如星火燎原般出現(xiàn)在中國其他城市,一舉改變了當時中國城市電話通信“又聾又啞”的現(xiàn)狀,開創(chuàng)了我國通信發(fā)展的新紀元。改革開放之初,福州是怎么作出引進先進設備的決策的?今天,這套“萬門程控電話交換機”又在哪里?日前,記者就此采訪了時任福州電信局局長的張奇萍。
30年前,5小時打不通國際長途
“1979年底之前,福州電信局用的最‘先進’的電話交換機是美國‘史端喬’式。‘史端喬’和國產(chǎn)交換機加在一起,容量只有7700門,也就是說,最多只能裝7700部市內電話,而這在國內城市中還算是不錯的。當時,安裝電話的全是公家單位,市內電話普及率只有0.86%,而電話接通率只有48%,平均撥號兩次還不能接通一次。打電話時要先撥到電信局,然后通過人工服務轉接,運氣好的話,15分鐘能接通。對普通老百姓來說,電話根本裝不起,而單位就算裝上了,電話也不容易打通,打通了還聽不清楚?!睆埰嫫冀榻B說。
市內電話是這樣,國際電話就更別提了。1979年,有一艘法國商船來到福州,船長想向法國打個電話報告情況,由于當時沒有一條能夠打到法國的電話線路,他在馬尾電信局打了5個小時國際長途,愣是沒有接通。這件事給當時的福建省領導不小的觸動,恰逢中央鼓勵福建、廣東兩省率先對外開放,福建省委、省政府認為,對外開放、搞活經(jīng)濟,信息要暢通,通信要先行,于是決定向國外引進具有19世紀80年代先進水平的電話交換機。當時,國產(chǎn)電話交換機價格要便宜得多,放棄國產(chǎn)、選擇進口,可算是一個非常大膽的舉動。
全省支持福州引進先進設備
張奇萍說:“當時福建全省的外匯額度只有1000萬美元,省政府一下子拿出了600萬美元用于引進設備。全省上下還自籌資金,電信系統(tǒng)每個人的工資都下調一級,全省各地區(qū)的項目建設都讓位給電信。經(jīng)過一年多時間的出國考察和商業(yè)談判,先后接洽了8家外國公司,1980年12月,我們花了274萬多美金,從日本富士通公司購買了萬門程控自動電話交換機。這套設備于1982年11月27日零點開通使用。”“程控電話”先進在哪里呢?當時,很多參觀者都對這臺個子不大、威力不小的設備感到不解。張奇萍用最易懂的語言告訴他們:“就是‘電腦電話’,由電腦程序控制、指揮交換機,幾秒鐘就完成了原本人工操作需要十幾分鐘的交換程序?!贝送?,如叫醒電話、呼叫轉移、三方通話、呼叫等待等這些今天我們耳熟能詳?shù)耐ㄐ艠I(yè)務,這臺設備都能實現(xiàn)。
在對先進技術感到好奇的同時,也有一些人對向資本主義國家購買先進設備不理解,當時的省委書記項南便到福州大學演講。據(jù)香港《明報》報道,項南說:“開放意味著進步,引進程控電話便是一例?!庇谑牵案V荽髮W的學生成百上千地跑到福州電信局參觀,使電信局長難以招架”。萬門程控電話交換機更是引來了北京、上海、廣東、浙江、山東和香港等地的上萬名參觀者。有福州開了頭,隨后幾年,國內其他城市紛紛引進“程控電話交換機”,大大改善了通信狀況。1988年,國家經(jīng)委因此事特授予福州市“引進技術改造企業(yè)獎”。
更要引進人才和技術
“我們原本估計這臺‘萬門程控電話交換機’可以維持5年的使用容量,沒想到才2年多就用完了。1985年,我又到日本洽談,簽訂了擴容2萬門的合同。與此同時,我們還向日本引進技術人才,也派出人員到日本接受培訓,并在福州成立了自己的軟件開發(fā)公司。1985年之后,我們逐漸掌握了‘程控電話’的核心技術,國產(chǎn)設備逐步接班了。直到上世紀90年代,這臺設備才正式‘退休’,由于歷史意義重大,它被運到北京的電信博物館作為展品保存?!睆埰嫫冀榻B。
如今,不要說固定電話,移動電話也早已不是新鮮事物,成為普通百姓的生活必需品,技術進步可謂日新月異。據(jù)張奇萍介紹,如今福州市有150多萬門電話,電話普及率已超過100%,電話、手機進入尋常百姓家,哪怕是國際長途、越洋電話,10秒鐘內就能接通。固定電話號碼從改革開放前的4位數(shù)增加到了8位數(shù),而安裝電話的費用越來越低?!巴ㄐ偶夹g的發(fā)展歷程見證了中國的改革開放。我離休已經(jīng)18年了,想起這些往事,依然對當年福建、福州的氣魄和果敢感到激動!我還要說,是市場經(jīng)濟成就了今天的大好局面,如果只是一家專營,那是根本做不到的。”張奇萍說。